去年夏六月,我来自临安。
滂沱一夜雨,原隰俱瀰漫。
挽仰忽再秋,秋旱亩浍乾。
嘉谷槁垂尽,万口空长叹。
我从相山来,朝云起巑屼。
油然遍寰宇,半道濡征鞍。
亭午至君家,檐声落惊湍。
诘旦视大田,青青已堪看。
会见百室盈,陋巷饱一箪。
何独解君忧,我心其少宽。
袭芳富卉木,秋炎苦摧残。
何叶顿欣荣,秀色良可餐。
带宜置尊酒,一洗儒生酸。
我虽不解饮,醒狂佐君欢。
秋日访程元明喜雨而作。宋代。王之道。 去年夏六月,我来自临安。滂沱一夜雨,原隰俱瀰漫。挽仰忽再秋,秋旱亩浍乾。嘉谷槁垂尽,万口空长叹。我从相山来,朝云起巑屼。油然遍寰宇,半道濡征鞍。亭午至君家,檐声落惊湍。诘旦视大田,青青已堪看。会见百室盈,陋巷饱一箪。何独解君忧,我心其少宽。袭芳富卉木,秋炎苦摧残。何叶顿欣荣,秀色良可餐。带宜置尊酒,一洗儒生酸。我虽不解饮,醒狂佐君欢。
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,庐州濡须人。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,卒于孝宗乾道五年,年七十七岁。善文,明白晓畅,诗亦真朴有致。为人慷慨有气节。宣和六年,(公元一一二四年)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。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,以切直抑制下列。调历阳丞。绍兴和议初成,之道方通判滁州,力陈辱国非便。大忤秦桧意,谪监南雄盐税。坐是沦废者二十年。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,以朝奉大夫致仕。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,《四库总目》相山词一卷,《文献通考》传于世。 ...
王之道。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,庐州濡须人。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,卒于孝宗乾道五年,年七十七岁。善文,明白晓畅,诗亦真朴有致。为人慷慨有气节。宣和六年,(公元一一二四年)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。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,以切直抑制下列。调历阳丞。绍兴和议初成,之道方通判滁州,力陈辱国非便。大忤秦桧意,谪监南雄盐税。坐是沦废者二十年。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,以朝奉大夫致仕。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,《四库总目》相山词一卷,《文献通考》传于世。
丰湖 其三。明代。陈子升。 长堤犹忆直如弦,学士蒙恩剩赐钱。窥月似分桥廿四,徙溟谁击水三千。清尘漠漠银鱼影,碧草深深石马烟。已觉春风悬荔颗,攀枝全借烛龙然。
客中遇雪不胜家山之思催晦庵写诗及书。宋代。赵蕃。 旅枕骤疑风彻屋,晓窗还见雪填渠。梅花未放腊前蕊,雁足浑无别后书。故意谁其哀范叔,倦游身自困相如。赠言故愈绨袍赐,载路何须驷马车。
拟古杂诗三首 其一。明代。黎遂球。 远与君别者,昨日已今日。迢迢万馀里,归期安可必。盗贼多杀人,兵气天地黑。昨日我出门,卜筮俱云吉。不愁饥饿死,但恐隔异域。傍人定相笑,信誓嗟何及。人生非鹿麋,孰与不交识。夜梦各相见,晚食各努力。
题刘至诚行乐。清代。戴亨。 溪回荡云容,虬松势妖矫。日月摩高巅,石瘦青苔老。科头信芒鞋,临风恣幽讨。箕踞憩云根,苍翠午阴悄。触目与神谋,精理扩怀抱。得意已忘言,隔涧闻幽鸟。邃壑古烟深,呼童觅瑶草。
送马善徵致仕还吴。明代。郑岳。 君去洞庭何处住,海门迢递接东瓯。湖田岁熟收粳稻,烟渚秋高弄钓舟。漫说孔明无将略,早知若水是仙流。浮生万事何时尽,都把閒情付白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