皇朝树藩垣,江浙天下最。岂惟财赋强,政体亦宏大。
群僚极高选,吉士多蔼蔼。赞参每从容,句检尤倚赖。
徐卿世名家,践历振风裁。运筹佐漕挽,遗声满吴会。
今兹缀班行,深意良有在。更张化弦新,洗目盛除拜。
眷怀东南逼,明见万里外。元宰回北辕,贪墨亦狼狈。
终然公论白,少觉众心快。谁当进良谟,清静抚彫瘵。
诸公正虚左,愿言亟行迈。王公山阴裔,前政民所爱。
一时欣接武,二妙实同载。我生一何幸,识君向蒸代。
与王迩乡井,而不共倾盖。相知十五年,未面已如对。
因之道怀思,望望久相待。后日都城南,春朝及王会。
送徐检校之浙省并简前政王正善。元代。吴师道。 皇朝树藩垣,江浙天下最。岂惟财赋强,政体亦宏大。群僚极高选,吉士多蔼蔼。赞参每从容,句检尤倚赖。徐卿世名家,践历振风裁。运筹佐漕挽,遗声满吴会。今兹缀班行,深意良有在。更张化弦新,洗目盛除拜。眷怀东南逼,明见万里外。元宰回北辕,贪墨亦狼狈。终然公论白,少觉众心快。谁当进良谟,清静抚彫瘵。诸公正虚左,愿言亟行迈。王公山阴裔,前政民所爱。一时欣接武,二妙实同载。我生一何幸,识君向蒸代。与王迩乡井,而不共倾盖。相知十五年,未面已如对。因之道怀思,望望久相待。后日都城南,春朝及王会。
吴师道(1283—1344),字正传,婺州兰溪县城隆礼坊人。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,卒年惠宗至正四年,年六十二岁。聪敏善记诵,诗文清丽。19岁诵宋儒真德秀遗书,乃致力理学研究,竭力排斥其他学说。元至治元年(1321)登进士第。授高邮县丞,主持兴筑漕渠以通运。因为官清正,被荐任国子助教,延祐间,为国子博士,六馆诸生皆以为得师。后再迁奉议大夫。以礼部郎中致仕,终于家。生平以道学自任,晚年益精于学,剖析精严。 ...
吴师道。 吴师道(1283—1344),字正传,婺州兰溪县城隆礼坊人。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,卒年惠宗至正四年,年六十二岁。聪敏善记诵,诗文清丽。19岁诵宋儒真德秀遗书,乃致力理学研究,竭力排斥其他学说。元至治元年(1321)登进士第。授高邮县丞,主持兴筑漕渠以通运。因为官清正,被荐任国子助教,延祐间,为国子博士,六馆诸生皆以为得师。后再迁奉议大夫。以礼部郎中致仕,终于家。生平以道学自任,晚年益精于学,剖析精严。
偈颂六十五首。宋代。释普济。 白鹤五通贤圣,瞥喜瞥嗔无定。闻名不如见面,见面依然错认。从来与渠水米无交,年年今日,钵盂安柄。因甚如此,鸡不吃谷,肫里有病。
瞻六堂即事十首 其八。明代。罗万杰。 阅物一双醒眼,藏身数卷奇书。休言世事蕉鹿,输与神仙蠹鱼。
恭谒孝陵。。弘历。 追远钦神烈,匪遥展默思。每因羁庶政,又觉隔多时。松柏守宫阙,星辰侍礼仪。鼎湖亲卜吉,昌瑞万年基。
荷池小立。宋代。杨万里。 点铁成金未是灵,若教无铁也难成。阿谁得似青荷叶,解化清泉作水精。
八宝妆。清代。姚燮。 桃叶无家,杨花同命,一十六春如梦。汉碧纱棂烟藓满,抹上秋痕无缝。当年横烛倚箫,咽露凄声,能教抱柳纤蝉恐。不信弱兰风悴,韶华虚哄。须为俪燕逑莺,闹红劫苦,玉天行复骖凤。悔如许、窄衫小鬓,竟迟误、珍珠恩宠。漫魂望、家山一恸。断芜千里斜阳送。叹阿母将归,谁携麦饭清明垄。
题张子正运使所藏杨德懋山居老闲图仍次元韵四首 其四。南北朝。王寂。 张侯诗敏落黄閒,杨丈规摹逼老关。二妙通灵恐仙去,夜窗风雨要防闲。